• 0538-5361719
    15605385190

    當前位置:首頁>>名師風采
    復旦大學——葛劍雄
    山東忠智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網址:www.iperasteshop.com   作者:   來源:

    葛劍雄



    1978年10月-1981年11月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3年在職獲博士學位,1981年12月留校工作,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導師,1996年-2007年任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1999年-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至今任圖書館館長?,F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歷史地理專業)、校務委員、學術規范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圖工委副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常委。 

    學術研究

    講座

    《歷史地理前沿:對歷史地理學科發展的幾點思考》

    《地理環境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影響》

    《兩岸關系的歷史和未來》

    《中國統一的歷史和未來》

    《從天下到世界--上海世博會的啟示》

    《戶籍制度的前世今生》

    著作

    發表史學專著20余部、論文百余篇。作品獲"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理論研討會"論文獎、"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郭沫若史學獎"等。

    曾參加中國"人文學者南極行"活動,多次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國際著名高等學府進行學術交流。本人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

    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簡明中國移民史》合著)、《中國移民史》、《往事與近事》、《泱泱漢風》、《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悠悠長水:譚其驤后傳》、《葛劍雄自選集》、《行路集》、《碎石集》、《千秋興亡》(主編)、《長城的價值》等及論文百余篇。

    著《中國人口史:第一卷:導論、先秦至南北朝時期》 。

    主編《中國人口史》,六卷本,四千多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全部出齊,總體上代表當前該領域的學術前沿 。

    著《近憂遠慮》,2015年4月華夏出版社出版,294頁。

    百家講壇主講內容

    《葛劍雄談地域文化》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人們常說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比如南方人習慣吃細糧,北方人喜歡吃粗糧,傣族人習慣住吊腳樓,福建沿海信奉媽祖等等。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那么什么樣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地域文化呢?了解地域文化對我們現代人有什么啟示呢? 葛劍雄教授認為地域文化,就是最能夠體現一個區域或者說叫一個空間范圍它的特點的文化類型。它的特點,要求它跟周圍、跟其它地方有不同的。不能說現在我們穿西服,那所有人也都穿西服。比如北京以前住四合院,那么其它地方,你到了上海沒有四合院,他住石庫門,這就是不同。

    所以它應該是能夠體現一個地方它的特點。其實這種現象,我們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在司馬遷他寫的《史記》里面有這么一句話,他說一般諺語說,叫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在一百里的范圍之內,可能風是一樣的,出了一百里,這個風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什么叫風呢?用當今話講風就是流行,你有什么流行的東西,它不會傳得非常遠的,也不會過一百里地,在過去這個流行就流行不出去了。但是俗就不同,俗是什么呢?我們當今講風俗風俗,其實這個風和俗是兩個含義,那個俗的我的理解就是習慣。就是風流行,它流行一段時間以后,有的就慢慢慢慢形成習慣了,那就保存下來了,有的流行流行一陣子就變了,新的流行又來了,新的風又來了。所以一個地方流行什么并不一定就能形成它的地方的文化或者地域文化。等它慢慢慢慢成為俗了,成為人,一批人的習慣,它就逐漸逐漸保存下來了。地域文化構成的范圍很廣,但是往往有幾種因素是最重要的。比如方言、飲食、民間信仰、民居等。

    版權所有:山東忠智教育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KTV里给800小费能睡吗,公嗲嗯啊轻点老王和小丽,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人,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