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參加了單位開展為期5天的紅色教育培訓。在紅色教育基地學習革命歷史知識、緬懷先烈,回憶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歲月,傳承沂蒙精神。
在開班儀式上,領導的發言讓我們了解到臨沂是一個有史有圣有文氣的地方,臨沂文化資源豐富,漢晉文化、紅色文化與當代文化互依共存;書法文化、兵學文化、孝文化、商文化根深葉茂,臨沂人杰地靈、人才輩出,是歷史“圣”人集聚的地方;臨沂作為革命老區,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培育形成的“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臨沂視察工作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在現場教學中,我們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并觀看教學片《英雄孟良崮》。在革命烈士陵園,站在烈士紀念碑前,聆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追求、為國捐軀義無反顧的精神,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跡,并在英烈亭前為粟裕將軍墓敬獻了花籃,重溫了入黨誓詞。
在情景教學中,我們來到沂蒙紅嫂紀念館并觀看革命事跡報告片《沂蒙母親和她的兒女們》,紅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親王換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擁軍媽媽胡玉萍……這些默默無聞的沂蒙紅嫂,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最后一口糧當軍糧,最后一塊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為核心內容的紅嫂精神。
沂蒙精神的突出特征培訓的日子里,我深深地被“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所感染。“沂蒙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起,伴隨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極其豐富和博大精深的內涵。
五天的紅色教育雖短暫但所見所聞讓我們深受觸動正是有這么多的英雄人物我們才會有今天的和平生活因此我們要銘記歷史繼續發揚優良的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每個人的奉獻最后都會變成中國的進步。